当前位置:首页 > NBA资讯

篮板王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得篮板者得天下?

NBA资讯      2020-01-22 01:27:19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安德烈德拉蒙德和鲁迪戈贝尔谁是更好的篮板手?这让我对篮板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我觉得有必要普及一下。

看过灌篮高手的朋友可能知道,里边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话,控制了篮板就控制了比赛。

灌篮高手中以罗德曼为创作原型的樱木花道得到广大漫画迷的喜爱。这部日本动漫在中国知名度非常高,因此漫画中的一些说法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对篮球的理解。那么是否如灌篮高手中那样说,控制了篮板就控制了比赛呢?

篮板究竟有多重要呢?一支球队的篮板能力好坏直接决定了比赛的进攻回合数,而比赛胜负无非看谁的得分更多,篮板能力出色很大程度能为得分创造更多机会,毫无疑问,篮板能力好坏是判断一支球队优劣的重要指标。那么,篮板王有多重要呢?某个球员的篮板数非常多究竟有多大意义呢?

纵观NBA整个历史,地位极高的顶级超巨中不乏篮板高手,许多顶级内线都获得过篮板王称号,那么篮板王价值几何?对这些顶尖球星的荣誉加成到底有多少呢?

这个事情需要深入分析,许多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篮板好等于防守好,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像近些年的德怀特霍华德,德安德烈乔丹等多次拿下篮板王的顶级防守型内线防守非常优秀,似乎佐证了篮板王等于防守好的观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人都入选了最佳防守阵容,霍华德更是连续三年当选最佳防守球员。实际上,他们防守好是因为入选最佳防守阵容和当选最佳防守球员,与是否获得篮板王关系不大。像凯文乐福,安德烈德拉蒙德同样获得过篮板王,然而他俩的防守水平非常一般,与霍华德小乔丹这样的防守型球员相去甚远。德拉蒙德这种篮板数据直追上古大神的选手,实际的防守水平根本配不上篮板王带来的防守印象。像怀特塞德这种篮板高手加盖帽高手防守效率其实也非常一般。因此,篮板王不等于防守好,防守好也并不需要篮板王支撑。

下面再说说个人篮板和团队篮板的区别,一支球队篮板水平高可以很大程度影响球队水平,但是许多篮板球集中在某一名球员身上其实意义非常有限。比如著名的罗德曼,七届篮板王,五次总冠军获得者,漫画灌篮高手男主樱木花道的原型。加盟公牛之后,公牛队的总体篮板仅比没有罗德曼之前上升不到一个!其实罗德曼的加盟对公牛队的篮板水平没有实质提升,只不过公牛队的篮板更集中了。(当然罗德曼的防守还是非常不错的,这里只说是篮板贡献)再比如现在的德拉蒙德,篮板数遥遥领先,然后活塞队整体篮板数居然位列联盟倒数第一!这是什么概念,拥有联盟篮板王的球队抢篮板的能力居然联盟垫底,不得不说这是个极大的讽刺。因此,球队团队篮板球能力很重要(仍然不及进攻重要),个人篮板数多意义有限。

说说为什么顶级内线普遍篮板球多,都有篮板王名头呢?这和赛场结构有关,一名内线球员往往防守影响力远高于外线球员。防守影响力包括护框,协防干扰对方命中率等,这些当面内线大个子有天然优势,站位靠内,身高臂长,护框方面不是外线球员能比的。所以NBA历史上绝大多数最佳防守球员获得者是内线球员,因为外线球员很难支撑一个防守体系,更多是单人防守优秀而已。其实篮板和防守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优秀的内线防守大闸防守顶级,所以在抢篮板这方面有优势,容易获得篮板王。然而篮板只是防守端的一个方面,篮板好是根本不能反推出防守好的。许多球迷有这种误区就是因为弄错了防守和篮板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当今小球时代,最讲究的是赛场空间,和得分效率。传统内线的地位硬凿因为得分效率低下,挤占赛场空间已经不适应篮球发展潮流。越来越多的大个子苦练三分技术,力求拉开赛场空间。

要想获得篮板王这一头衔势必要更多的呆在内线,那么挤占空间就是个必然结果,现在来看就是一种逆潮流的打法,想要在这个时代逆流而上获得成功,获得总冠军难度要增加几个数量级。事实也是如此,最近十年内夺冠的球队,对内往往没有篮板球数过多的球员,8到10个篮板已经是极限了。这恰恰反映出小球时代的特征,赛场空间充分调动,大家都获得了篮板球的机会,篮板球总体不低的情况下分配的更加均匀了。某种程度上讲,当今NBA的篮板王是时代抛弃的荣誉,篮板王已经变得越来越鸡肋。甚至对内拥有篮板王反倒不是好现象,这说明整支球队的赛场空间出现了问题。(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字母哥这种极具天赋的冲击型选手和传统站桩型内线截然不同。他可以在不是很挤占空间的情况下依靠个人身体素质和冲击力拿下很多篮板,也有希望成为篮板王)

回到开篇的问题,显然德拉蒙德是更好的篮板手,但是戈贝尔却是更好的防守者。在赛场价值,防守影响力上,戈贝尔无疑更优秀。

总结起来就是,得篮板者可以得优势但不至于天下。得到篮板王的价值就非常有限带有鸡肋属性,甚至代表一些负面作用。这回你明白了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