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了我一个选择题,说如果把NBA状元秀全凑在一块儿,让你来选,你会选谁?
我完成选择之后,看了一下评论,好多人选择了詹姆斯,理由很简单,现在是小球时代,詹姆斯比那些内线巨兽更适合这个时代。
小球战术是规则下的产物,是时代演变后的结果。
但是我还是选择了两个人,一个邓肯,一个是奥尼尔。
在我看来,二者有其一,就算是小球也能打成大球,在这一点,姚明和我的观点还是一致的,他曾经说过,现在之所以小球盛行,就是因为联盟缺少一个奥尼尔一样有身体有脚步有技术的内线巨无霸---好吧,咱没啥名气,扯出来的球星名气够大吧哈哈。
现在的中锋技术太糙了,稍微有点技术的大个子很聪明的跑到外面投篮了,于是一个曾经中锋至上的时代结束了,与之结束的还有一种双塔进攻战术。
我为什么要单说这个双塔战术呢?因为在我看来,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篮球运动发展过程来看,人们最先明白的一个规律就是,你个子越高,离篮筐越近,那么就更容易获得投篮的命中率,而在所有进攻方式中,扣篮无疑是命中率最高的一种进攻方式。
于是内线大个子得到极大的重视,而内线进攻则一直成为NBA联盟乃至世界篮球中最重要、也最为重视的进攻模式。
中锋至上!
中锋致胜!
掌握了篮板球就掌握了比赛!
---好吧,我又把灌篮高手中的一句话搬出来了。
而双塔战术就是内线进攻为主的一种战术思想,和传统的单一中锋相比,它的思路就是你一个大个子,我就来两个,两个打你一个,总能打得过你,而你在防守我时,因为我有双塔,高举高打,你便不能做到兼顾,顾此失彼,赢球的还是我。
好吧,这是最浅显的一个道理。
我不想用教科书般的文字来解释双塔进攻战术,那么咱们就举个例子来说,说起双塔,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谁?没错就是邓肯和罗宾逊的双塔组合。
两个高大的内线球员却拥有着机器灵活的脚步,这就是双塔的基础。
所以说,双塔战术并不是说我派上两个大个子,就说我们要打双塔,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邓肯的存在,即便是波波维奇再天才的想法也无法实现这一战术,你可以想象一下两个姚明站在球场上,那么这个双塔阵容真的好吗?
不见得吧,很显然,球队的整体进攻阵容会因为两个姚明的存在而无法进行大范围的移动,从而使整体进攻缺乏机动性,这一点和NBA快速、勇猛、机动的打法完全相悖,一个姚明可能是个大杀器,两个姚明在场上那就是大窟窿了--还是填不上的大窟窿。
但是马刺的双塔战术却得以实施,原因便在于他们拥有两个能里能外的灵活型内线高大球员,无论是石佛邓肯还是海军上将罗宾逊,他们脚步灵活、能里能外,既能自主完成进攻,又能策应、助攻队友,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能在油漆区外命中投篮。
两人的技术打法使得马刺的双塔阵容灵活自如,更具身高优势,内外结合,战术机动而多变。
马刺当年第一次夺冠,凭借的便是双塔的进攻威力。
说实话,在一个进攻阵容中能同时凑齐邓肯和罗宾逊这样的球员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既要有身高,又要有脚步,还要技术全面,能持球能投篮能助攻,当年马刺为了得到邓肯而拼命摆烂为的不就是为了得到不世出的天才,没错,邓肯!
那么凑不齐两个灵活且技术全面的大个子的球队,他也想打双塔战术怎么办?
有办法,请参考湖人的内线组合:拜纳姆和加索尔的另外一种双塔。
他们的特点就是,一个是内线强攻型高大内线拜纳姆,一个是技术全面、身手灵活的加索尔,一强一灵,一刚一柔。
如果把邓肯加罗宾逊的双塔成为版本1.0,那么拜纳姆和加索尔就是双塔弱化2.0版,但是放在同时代球队中依旧威力不减,这也是他们能够夺取总冠军的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当罗宾逊退役之后,马刺双塔战术解体,马刺依然在波波维奇指导下、在邓肯的带领下隔年夺冠,表现的更加自如,这是不是说双塔战术就彻底消失了呢?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罗宾逊退役了,双塔已无其形,但是接下来GDP时代的马刺队依然保留着他们传统双塔进攻战术的灵魂技能---高位挡拆!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高位挡拆后外线球员的运球突破攻击,代替了内线高大球员的强攻强打,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移动化的“外线到里面打”的进攻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帕克会成为那个时代里内线得分最强的后卫,而他的小抛投更是成为招牌动作,成为众多后卫以小打大的不二良方。
尤其要说的是高位挡拆,这项战术现在已经成为当今联盟各支球队的最基本的战术之一,比如火箭,那就将高位挡拆进行到底的节奏。
通过在内线球员提上,从而使得持球进攻球员以快速运球突破或者突破分球,当然最有可能就是造成一个错位防守,然后在外线飙射一记三分球。
过去的双塔的高举高打就慢慢演变成由外向内的移动式冲击篮下的进攻模式,这也使得大个子工作简单化,他们在进攻端只需要做好挡拆,然后再终结那一下,俗称吃饼,再高大尚一点就能演化为空接之城。
总之大个子内线变成了功能化球员,如果他再有一手三分,将空间拉开,my god,这简直就是太完美了有木有?
小球战术、三分联盟、传切战术.....所有这些都因为在这个联盟中已经没有了统治力的大个子,而随之而起的外线大个子则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以库里而言,88年出生的他191公分的身高,我认为已经出类拔萃了,咱们来看和他一样80后的球员,82年的帕克188公分,86年的朗多185公分,87年的康利185公分,86年的德拉季奇191身高,85年的保罗183公分,86年的洛瑞185......身高低于190的控卫一抓一大把。
咱们再来看现在打控卫的是啥样的,太阳的德文布克身高198--我实在不好意思把他放在分位上;火箭的哈登196公分,直接被改造成控卫;快船亚历山大198公分;国王福克斯193公分;76人控卫西蒙斯208公分......
208公分是什么概念呢?卡佩拉208公分,约基奇208公分.......
外线身高越来越高,位置模糊化也出来了,也许有一天,你真的不能再用身高来判断谁是中锋谁是后卫了!呃,好像现在已经不可以了。
双塔战术也就彻底消失了。
朋友和我开玩笑说,他以为双塔就是上两个中锋,那么我也跟着开玩笑说,按照你的概念,参照现在中锋的身高,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联盟中已经打起了五塔战术。
朋友笑了笑,过了一会,他打开了一个NBA在线游戏,于是我看到了这么一套阵容:字母哥的组织后卫(211公分)、加里纳利的分位(206公分)、塔图姆的小前锋(203公分)、托比亚斯-哈里斯的大前锋(206公分)以及霍福德的中锋(208公分)。
可怜的塔图姆成了场上最矮的那个人!
好吧,今天的随笔就到这里吧,本来想轻松的写写双塔的战术,帮助像我朋友这些的新球迷更好的观看比赛,但是写着写着,我码下的文字已经和我的思维一样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于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
如果这是一篇高考作文的话,也许我只能得个辛苦分吧,还好不是。
总之跑题是一定了,拐得太远想拉回来已经不容易了,各位看官大大就这么看吧哈。
如果哪里不对或者错误的话,一定要留言告诉我,因为这是一个分享的时代。
我是张小北,今天就到这儿吧,喜欢的话记得点一下关注哦,码字不易,咱们下一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