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里两次被提名两次都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马赫沙拉·阿里不光可以称得上是锦鲤附体,已经可以留名历史了,毕竟在奥斯卡奖的91届间,两次或以上拿到小金人的情况总共只发生过11次,而非洲裔美国演员中之前只有丹泽尔·华盛顿做到了这一点。
那么你要问了为什么他如此幸运?马赫沙拉自己的看法是得感谢他在圣玛丽学院时的经历,而他之所以能进入这所学校则是因为他拿到了篮球奖学金。征战NCAA的四年也许算不得非常成功,不过现在手握两座小金人的他,有理由让科比·布莱恩特也感到需要更加努力了。
因为篮球上了大学,毕业时却憎恨篮球
戴着一顶330美元的绒线帽,马赫沙拉·阿里登上了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的舞台,令很多演员感到酸楚伤心的这个剧场,对他而言却好像是自己的主场,毕竟2017年因出演《月光男孩》而第一次被提名奥斯卡,马赫沙拉就拿到了小金人。这一次凭借《绿皮书》再度入围,他早就不是当年的黑马,而是有几分志在必得的感觉了。
“我要把这个奖项献给我的奶奶,她是我的明镜,也是她一直鼓励我,让我相信自己,一直让我尝试尝试再尝试。”他在得奖感言中这么说道,马赫沙拉的少年时代过得并不太平,他的母亲是一名神职人员,父亲则是百老汇演员并且长期在纽约生活,于是从小到大他的记忆里充满了长途跋涉,并且总是感到很茫然。
“我们常常迁徙,所以我没法交稳定的朋友。夏天的时候我会到纽约去跟我父亲住,大城市、五光十色、看人们上电视或者拍电影,然后我就又回到了海沃德乡下,突然你的世界一下子就变小了。”他几乎是奶奶带大的,也是她让年幼的马赫沙拉明白人生要靠自己去争取,并且永远要做好多重准备,“她总是告诉我要给自己留有三个选项。”
上天没有给他富裕的家境,却给了他一副运动员的体魄,马赫沙拉当然不会浪费这一点,他很清楚如果他要念大学,唯一的路就是拿到奖学金,“我要得到戴维逊一级奖学金,这样我就可以免费上学了,我总是会想得比实际情况更长远一些。所以说去圣玛丽学院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它最终也引领我去到了纽约大学念研究生。”
人生的奇妙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就马赫沙拉而言,他是因为篮球而得以进入大学,可当这个目标达成之后,他又不怎么全心全意在运动上了。
“我并没有设定一个诸如以后进NBA之类的现实目标,也许那样会是最合理的道路。”当队友们都在拼命表现自己去吸引球探目光,或者苦练球技希望有一天能登上更大舞台的时候,坐在板凳上的马赫沙拉突然意识到,他所渴望的舞台不是NBA,甚至都不在体育世界中,“那段时间篮球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件事,却也是最边缘的一件事。我发现自己需要一件能够真正集中注意力、往一个方向前进的事,一件能让我表达自己的事,而运动是做不到的。”
不仅如此,他性格淡泊,不爱与人争吵,篮球场上的冲撞和垃圾话总让马赫沙拉感到头疼不已,“等到我要毕业的时候,我已经不把自己看成是个运动员了。老实说,我运动生涯最后的时光里我甚至有点恨篮球。”也是在那时候他们学校里在排演乔治·伍尔夫的作品《勇气》,马赫沙拉参与了进去,“那段时间我感到很平静,它让我找到了人生目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22岁,经历过人生巅峰和低谷,终于寻找到了一样前所未有的东西——一个开始。
大学生涯,纳什老对手
作为华盛顿奇才队的球员发展部经理,卡姆兰·苏非并不总是很有时间看什么电视。不过上周日晚他决定要破个例,主要是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要颁发最佳男配角的时候好好看看。
“我会很感兴趣,我想看看赫歇尔会不会拿奖。”说这话的时候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苏非也还不知道“赫歇尔”,也就是马赫沙拉·阿里将凭借在《绿皮书》中的表现,第二次把这个奖项揽入自己怀中。当然了,在马赫沙拉饰演唐·雪利博士或者《纸牌屋》里的雷米或者《月光男孩》里的胡安之前,也就是说差不多在27年之前,他的名字还是马赫沙拉·吉尔莫,是位于奥克兰郊外的圣玛丽学院男子篮球队里的一名后卫。
大学篮球一向被看成是NBA的跳板,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高中生都能毕业后直接进联盟的时候,有天赋的球员在大学里打满四年被认为是过于浪费的事。但是从1992年到1996年,马赫沙拉整个大学生涯都在打球,毕业那一年作为首发球员,他出场的27场比赛里场均可得7分、1.8个篮板。
如果非得挑这四年有什么特别值得一说的事,大概也就是他的大学球员生涯正好和史蒂夫·纳什重合了,后者所就读的圣克拉拉大学和圣玛丽学院都在西海岸联盟。换句话说,两度NBA常规赛MVP获得者和两度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获得者在那四年里每年都要在球场上碰到至少两次。
“如果要我拿个球员和他打比方的话,我会选(凯尔特人的)马库斯·斯玛特。”苏非是圣玛丽学院里比马赫沙拉低一届的校友,“算不上是一个伟大的三分射手,但贡献也足够了。一个体格强壮、可靠的防守球员。赫歇尔非常有竞争力,他总是打得很努力。”
用打橄榄球的方式打篮球
还记不记得初登NBA就有着一副成年人体格的勒布朗·詹姆斯?基本上当马赫沙拉进大学的时候大家就是那种感觉,他身高1米9,是个健硕的后卫以及明星球员,毕业于海沃德的伊甸山高中,那个城市在奥克兰西边大约30多公里。
“若是说到球员的样子,他绝对是有的,”厄尼·肯特说,他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篮球队的主教练,当他在圣玛丽学院当主教练的第二个年头时,肯特招募了马赫沙拉,“他的体格非常成熟,而当他开始跟我们在力量房里一起训练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强壮。我们尝试把他改造成控卫,不过后来看看让他处在无人防守的位置反而更合适。”
湾区的90年代初是球星辈出的时代,好比贾森·基德、拉蒙德·穆雷和德鲁·巴里,你要在这里脱颖而出必须足够强壮。
1991年高中篮球州锦标赛的半决赛中,马赫沙拉和队友们一起成功把穆雷限制到只拿了19分并赢得了比赛,要知道后者的场均是29分,后来在NBA里度过了12年的职业生涯。
“每个地区都会有那么些球员打球方式与众不同,(马赫沙拉)就不是一个你心目中典型的湾区球员,”奥克兰当地一个青年篮球组织的创始人哈辛·阿里·阿拉杜丁说,“他用打橄榄球的方式在打篮球比赛:不停进攻、意志坚定、绝不消极。”
写诗、剪头发、热衷时尚,人生本就是一出好戏
不光是球场上给力,他一进圣玛丽学院就立刻融入了进去,原因在于他会剪头发。“他会到我们房间来,或者我们去他房间,每剪一个头5美元。”特洛伊·麦考伊在学校里呆了两年,“我很挑剔的,不过他手艺不错,我会让他来给我剪头发。”
马赫沙拉也被认为是全队最会穿衣服的球员,“我每天8点起来,穿上汗衫套头衫就去上课了,不过(马赫沙拉)总是打扮好了看着很体面。”苏非说,“他总是有许多篮球以外的兴趣。不光是热衷时尚,他还写诗。他身上总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力。”他们这些脑子里只有打球、只有球馆的运动员,往往并不知道马赫沙拉脑子里在想点什么,只知道他跟别人都不一样。
1996年他大学毕了业,“人们都说你应当今天毕业,明天就工作,但我不这样想。”他花了一年时间理清头绪,最终决定去纽约大学继续学业,最终拿到了美术硕士的学位。
不过等到他再度出现在他大学同学视野里,却是2001年、也就是他们毕业5年之后的事了。“有人给我打电话,让我把电视开到NBC台,然后我就在电视剧《遇见乔丹》里看到他了,他演什么,我就看什么。我真的很喜欢他在《本杰明巴顿奇事》里的演出,他在《绿皮书》里也很抢眼,电视台把他演的角色弄死之后我就不看《卢克·凯奇》那个剧了。”麦考伊成了他的忠实粉丝,回想当年圣玛丽学院招募马赫沙拉时,招待他逛校园的正是麦考伊,许多年过去了,曾经在这支球队一起奋战过的队友们关系依然亲密。
马赫沙拉现身勇士主场对湖人的比赛
这多少也是马赫沙拉在毕业时憎恨篮球,现在却痴迷于此的原因,球员间总会有一种分割不开的羁绊,他甚至经常现身于勇士的主场,让他想起自己曾经是一名湾区球员,“有意思的是,我现在成了体育迷。比大学里迷多了。我虽然不再打球,但我很爱看球。如果我家电视机开着,通常都是在播放体育台。”
像电影《月光男孩》所述这样因同性恋或有色人种身份而被排挤歧视的事件,阿里对此并不陌生。他曾在9·11事件后被列入FBI的观察名单,还曾经在街上被警察认为是皮条客而拦下来过,“那还是在伯克利,美国最自由平等的城市了!我还是个电视演员!想想如果你只是附近住户,走在去便利店的路上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