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体育 > 中国篮球

德比之役后,被舆论“杀死”的雅尼斯,冤不冤?

中国篮球      2019-02-15 12:57:34

2月14日情人节这样一个温柔的节日,意外的成了北京首钢队的“情人劫”,结局满满的恶意。

不只是他们输掉了全北京球迷都在关注的京城德比,更重要的是,他们输球的方式是被逆转,被绝杀。

原本,写剧本的笔是握在他们手中的。

比赛第三节结束前,北京保持着15分的领先优势。传导球流畅,突破分球合理,投篮效率不错,一切都在按照北京首钢的节奏在进行。

第四节开局,北控换了一个联防方式应对对手进攻。此时的北京首钢队依然可以利用他们熟悉的外线快速传导球,空手跑位最终找到底线的三分空位机会,由段江鹏扣动扳机,三分命中,分差到了18分。

这是北京首钢全场气势的顶点。

破联防的方式无外乎球员积极的跑位,空切;罚球线附近有一个出色的策应点,传球手;以及精准的外线三分。在这一个回合,北京首钢队将这三点完美融合,秀了一遍破联防的教科书流程。

这个时候北京首钢队的场上阵容是:汉密尔顿、丘天、张才仁、段江鹏、方硕。

记住这个阵容,因为很快,这个阵容就彻底从雅尼斯战术板上擦掉了。

仅仅一个回合之后,方硕因为一次该投篮的球没有出手,改成了突破,造成了内线三秒违例,气的雅尼斯在场边跺脚。旋即,雅尼斯立刻叫起了王旭,把方硕换下。这还不算完,雅尼斯对着走下场的方硕一阵咆哮,不依不饶。

比赛还剩下10分05秒,方硕下场,王旭上场,这成为本场比赛的一个转折点。

方硕下场之后,北控依然坚持联防策略。王旭作为后场指挥官,在破联防的传球方面明显经验不足,导致北京首钢队破联防只能依靠汉密尔顿在罚球线附近的策应以及跳投来解决问题,这种单一的手段显然很难稳住领先局面。

很快,北控利用反击以及两次外线投射,打了一次7-0。

在这种情况下,雅尼斯只能用杰克逊换掉汉密尔顿,增加后场的支配球能力以及攻击力,但是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就是北京内线高度降低。丘天是内线第一高度,让他去顶2米20的王征,这个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比赛还剩下6分28秒,这个时候,首钢的场上阵容是:丘天、翟晓川、段江鹏、王骁辉、杰克逊。

这是个典型的小个阵容,必须打快,提速。

但是接下来两个回合,北京首钢队还是按部就班的打阵地,被对手打了一次5-0的攻击波。

此时分差已经被蚕食到只剩下5分,比赛的势头完全逆转,雅尼斯只能再叫一个暂停。

但这个暂停并未止血,接下来的北京首钢队依旧是阵地战破联防,局面艰难,北控接着一个4-0的攻击波,分差只差一次进攻。

从最大分差18分到咫尺之差,北控只用了半节多的时间。

坐困愁城的雅尼斯只能再次换回汉密尔顿护框,换下杰克逊,但是后卫依然没上方硕,坚持用王旭。问题又回到了第四节开局最初的样子,后卫线缺少一个好的支配球和富有攻击力的人,内线是好了,外线又瘸了。

如果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用结果倒推雅尼斯的这个决定,这是他犯下的致命错误,导致了首钢队输掉德比。

王旭在后半段时间里连续的投篮打铁以及时机不算好的传球,最终让首钢在这场德比战中渐渐失了势。

按照这一场的状态,用方硕就一定比王旭强吗?不一定,但正是因为方硕没上,所以他在想象中就存在这无限可能,至少从概率上来说,作为国家队主力的方硕大概率会比王旭表现的更好。

正是这种大概率更好的想象,会让舆论“杀死”雅尼斯。

最后两分钟,后卫线的指挥官是杰克逊,但是在锋线上,雅尼斯选用了张卓。

此时北京首钢的决胜阵容是:杰克逊、王骁辉、张卓、张才仁、翟晓川。这是个极小阵容,打快搏命。

但是从比赛复盘来看,张卓这个本场出场时间极少的年轻球员没有给首钢带来惊喜,在防守端对于梁的漏人以及最后绝杀时失位让他成为了赛后球迷质疑主教练排兵的活靶子。

“固执”,“刚愎自用”,舆论已经将这些词为雅尼斯准备好了。作为主教练,他必须要为这场失利负责。

目标定位为联盟强队的首钢队,输给已经15连败,排名垫底的同城对手,这个错误是任何理由都无法遮掩过去的。

最后两分钟,北京首钢依然是占据场上的主动,比分上也微弱领先,但阵容的缺陷以及队员心态的变化最终让他们成为奥体欢呼中最失落的那一群人。

不管是执意为了锻炼新人,还是临场“固执”,为了惩罚犯错的主力球员,雅尼斯的这场比赛执教都是要被诟病的。作为一个注重团队,注重细节的主教练,在这么焦点的比赛中犯这样的错误,这是极其不应该的。

如果是站在雅尼斯的角度上来复盘这场比赛,你可以说北控最后的绝杀有运气的成分,但是在第四节面对对手明显的阵容优势,始终无法通过阵容调整去破解,给了对手连续的追分机会,这样的失误放在季后赛中,面对强队时,北京首钢队断无最后时刻五五开生还的可能。

早就被打花了。

在这个窗口期,最擅长开会的首钢队应该多开几次会,把这事说透了,说明了。这不仅仅是一场德比输球的问题,背后的问题根源只有首钢自己关起门来才能捋清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