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内线者得天下,在如今的小球时代仿佛成了一些人的谈资与笑料,但是这句话仍然适合当今这个时代,不接受反驳。在投射型内线占据主流大市场的时候,一些传统型中锋不得不接受“蓝领”的角色,主动求变也只是为了生存。当我们去怀念姚明、奥尼尔、奥拉朱旺、贾巴尔等优秀内线的时候,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对篮球的定义变了,不否认中锋凋零的事实,但是有天赋也不去定向培养又何谈恢复传统内线的荣光。在职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等待一个天才横空出世改变格局,在我看来这只能是奢求。
言归正传,辽篮除了韩德君与巴斯之外可以用的内线轮换球员只能是李晓旭与钟诚,而卫猛已经被弃用,所以说辽篮的内线是经不起波折的。一旦大韩与巴斯两人其中之一出现伤病,对于辽篮来说绝对是致命的,话又说回来,之所以韩德君上场时间不足30分钟,是因为辽篮“哼哈”二将为其分担了太多的压力,往往输球替大韩背锅的还是他们。李晓旭与钟诚两名兢兢业业的球员,两个内敛又不失强硬的汉子。
对于钟诚与李晓旭来说,投射是他们两人共同的短板,“二哥”要略微好一些但是仍不够稳定,虽然李晓旭的投射距离从长两分到了三分,然而他的投射能力仍是他的一个短板。如果说过去的钟诚是攻守兼备,如今的他只能是工兵型球员,为了球队牺牲自己的进攻天赋,专注防守钟诚是值得肯定的。投射是短板,防守属于一流,他俩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着自身的价值,为辽篮内线保驾护航,他们功不可没。
季后赛即将来临,在常规赛收官阶段,郭士强指导刻意的在演练阵容,对阵深圳的比赛中防守强度堪比季后赛级别。郭士强指导很明显在为即将到来的季后赛做准备,首先刘志轩与赵继伟出场时间渐渐争多,与球队磨合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其次减少丛明晨出场时间,多大小个阵容,贺天举直接没有出场时间。最后释放内线压力,钟诚获得更多出场时间,李晓旭与钟诚的组合也出现在常规战术当中,加强内线防守强度,利用钟诚的防守特质限制对手,并且给韩德君留下充分的休息时间,而且有意让钟诚多打,也为了让其适应比赛,甚至说让他找到进攻手感。毕竟季后赛钟诚将是辽篮一个重要的环节。
防守决定比赛,尤其在季后赛甚至总决赛级别的比赛中更是如此,拼防守才是真正可以赢得比赛的最好方式。作为卫冕冠军,辽篮后场球员足够优秀,防守足够积极,但是辽篮真正的第一道防守大闸理应是李晓旭与钟诚,这就是他们的宿命也是他们在辽篮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