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延边富德队正式宣告破产。经过中国足协、延边州、富德集团、税务部门四方商讨,结果是由富德俱乐部提出破产,解决欠税问题,俱乐部的中甲资格也随之失去。延边富德队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吉林省足球队,自成立之日起,这支球队便以“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风格在中国足坛活跃了64年。如今,他们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足球运动来到延边时,便带着浓重的反压迫色彩
19世纪中叶,饱受天灾、战乱困扰的山东人和直隶人开启了“闯关东”的大幕。与此同时,朝鲜半岛的居民出于同样的目的也迁徙到中国东北地区求生存,延边地区成为这些朝鲜人的主要落脚地之一。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领朝鲜,朝鲜的抗日人士遭到迫害,延边地区便成为了这些抗日人士的避难所和根据地。
1908年,英国水手将足球带入朝鲜,朝鲜人民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项现代运动,并以极快的速度将足球传到了龙井以及整个延边地区,从此,延边的朝鲜族人便与这项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1908年,延边第一支足球队成立,到了1914年的端午节足球赛,延边朝鲜族足球比赛的参赛队伍已经超过了50个。
众多抗日人士聚集于此,延边自然会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在足球传到延边之前,便有日本间谍潜入活动,1907年日本人甚至以“保护朝鲜人”的名义派军队进驻龙井,虽然2年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韩界务条款》重申边界并约定朝鲜族人归中国政府管理,但朝不保夕的清政府早就无力阻止帝国主义势力在边境的渗透,失去保护的延边很快又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压迫。
有压迫自然有反抗,在反抗的过程中,足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朝鲜族人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工具。由于日本侵略者禁止朝鲜人集会,所以每逢足球比赛,受压迫的朝鲜族人会成群结队地高唱日本侵略者禁止以文字记录的《光复歌》和《韩山道》为球员们加油助威,即便日本人以武力威胁也难以制止。
(图)“伪满洲国”足球比赛获得冠军的间道(延边)省足球队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占领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为保证其统治稳定,也曾试图用推广足球来实现其“顺民政策”。在“伪满洲国”举办的不到20次足球比赛中,延边队获得过9次冠军。这些代表延边地区出战的球队只接受延边各界人士赞助的比赛经费,并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在那个时期,“血海”是延边球员在比赛时经常出现的词语,意为要在球场上以命相搏,足球场是他们没有硝烟的战场。
可以说,足球运动在延边扎根时,就承载了大量反抗侵略者的因素在内,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也就此写入了延边足球的基因序列之中。抗战胜利后,一些延边足球人去了朝鲜和之后的韩国,为半岛两个国家的足球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其一脉相承的延边足球,也从此和这两个国家有了割不断的联系。
(图)延边功勋主帅高珲
1994年,韩国三星集团获得延边队的冠名权,延边也成为中国首支获得外资赞助的球队,外援也基本来自朝鲜、韩国。1999年,中国国奥队出线形势吃紧,很多人建议时任主帅霍顿与延边队进行热身赛,并由延边主帅高珲就如何对付韩国队支招,理由就是延边队与韩国足球风格十分相似,高珲对韩国球队也非常熟悉,但霍顿最终以“不尊重俱乐部”为由婉拒了这一建议。
在新中国的足球史上,延边曾是重要角色
解放后,延边足球在中国足坛占据着重要位置,作风凶猛、脚法硬朗、全攻全守是其特色。1954年,中国国家足球队远赴匈牙利留学,延边有朴万福、金昌吉、崔孝军、崔曾石、金仁杰、朴增哲、张竞天7人入选。1955年吉林省足球队成立,因为延边地区的足球水平明显高于吉林省其他地区,很长时间以来,延边队就是吉林队。
(图)朴万福与妻子金淑子
在匈牙利留学归来的中国国家队曾与吉林队进行了一场对抗赛,吉林队以2-1战胜国家队。贺龙元帅对勇猛顽强的吉林队极为赞赏,曾批示:吉林队要学习国家队的技术,国家队要学习吉林队的良好风格。1964年延边队以乙级联赛亚军的身份升入甲级,第二年便夺得甲级联赛冠军,创造了中国的凯泽斯劳滕神话,当然,从时间维度来讲,说凯泽斯劳滕复制了“延边神话”也没毛病。
之后,由于特殊原因甲级联赛取消,延边足球也失去了再创佳绩的机会。直到1992年,延边足球从甲B联赛成功升级,成功在1994年亮相甲A联赛。在主教练李虎恩的带领下,这支国内球员全部为朝鲜族球员的球队在赛场上刮起了一股韩国风潮,多支强队在他们身上吃到苦头。延边球员的速度、技术以及顽强的作风引起了时任主教练戚务生的注意,高仲勋、金光柱、李红军等人成为国家队的常客。
1997年,韩国教练崔殷泽入主球队,韩国先进的管理办法以及技战术理念融入到球队之中。虽然前5轮比赛延边敖东未尝胜绩垫底,但休赛期结束之后,他们爆发出极大的能量,还曾在主场逼平当时的巨无霸大连万达,差点儿将大连的不败纪录提前终结。崔殷泽的成功不仅为金正男、车范根、李章洙等韩国教练铺好了来中国执教的道路,更是掀起了甲A球队聘请外教的热潮。
崔殷泽卸任之后,高珲接过延边足球的大旗,1999赛季,霸主大连万达遭遇危机,郝海东停赛、孙继海远赴英伦也极大地削弱了球队实力,甲A联赛形成“秦失其鹿”的格局。鲁能、辽宁、申花、全兴四支球队对冠军宝座发起冲击。延边队虽无争冠实力,却成为了甲A联赛的“巨人杀手”。联赛下半程,领头羊球队只要碰到延边全都吃了大亏,除辽宁外都让出了榜首位置。虽然辽宁输给延边后仍在榜首,但那场失利让辽宁6分的领先优势缩小为3分,这场比赛对冠军归属的重要性,不亚于最后一轮国安战平辽宁。
延边球迷,同样坚韧不拔、永不服输
那个时候,延边球迷也是中国足球的一道亮丽风景。延吉体育场是一个只能容纳3万多人的小球场,看台都是用水泥做的,没有专门的座椅。一张卖30元的门票也有许多人买不起,正好球场周围有不少高达10多米的大树,于是,那些没钱或没票的球迷就爬上树梢看球,几年下来,都练就了一身“好本领”。
(图)“树挂”——中国足球经典镜头之一
有一次,延吉主场翻修,敖东队的主场移至龙井体育场,龙井体育场地势低矮,一条比球场还高5、6米的铁路线绕着球场边通过。有很多球迷就坐在火车通过的铁道线上看球,等火车过来的时候,球迷纷纷起立给火车让道,等火车过去了再坐回原位,继续看球。为了看球,延边球迷真的是“生死不足惜”!
1998年,延边队连续遭遇裁判的误判,忍无可忍的主教练高珲一度冲进场内与裁判发生争执,高仲勋的那句“中国足球没戏了”也是出于对裁判的不满而对着镜头喊出。中国足协扬言要处罚延边队,但延边球员刚刚回到延吉,就有8万明延边球迷在机场外等待迎接!据说延吉的出租车司机对赶赴机场声援的球迷全部免费,打着“中国足协道歉!”横幅的球迷从机场一直排到市区。最后,中国足协被迫让步,足协副主席王俊生在电视上公开道歉,别看足协乱搞了很多年,真让他们公开道歉的俱乐部,也就是延边一家。
还有生活拮据却坚持向球队捐献1000元的“西瓜奶奶”李爱信、将骨灰撒到球场的球迷金钟默、孤胆英雄李永胜、捐出家中唯一耕牛恳求不能卖掉球队的七旬老翁……延边足球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这些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千千万球迷的支持。
(图)能容纳3万人的延吉市体育场座无虚席
当然,热情不等于野蛮,永不服输不等于输不起。1999年足协杯半决赛第二回合,延边队主场迎战山东鲁能,延边队从未离冠军奖杯如此之近,所以比赛开始之前,延边球迷热情高涨。山东鲁能和比赛当值主裁抵达延边之后,被当地部门叫去开会,会议的内容是由于国庆节临近,比赛双方必须要讲大局,保证边陲城市的稳定。
山东鲁能主帅桑特拉齐立即理解了会议的目的,毕竟前南斯拉夫也曾有过相似的国情,会议结束后他对翻译李良石表达了对比赛的担心。但巴力斯塔的绝杀还是让鲁能进入决赛,在巴西人打入扳平比分的入球时,延边主场瞬间鸦雀无声,比赛结束后球迷们也没有任何异常举动,离场时秩序井然。永不服输并不等于输不起,只要球队已经拼尽全力,即便最终失败,延边球迷同样能坦然接受。
延边足球的历史上,从未实现真正的职业化
2000赛季,再次陷入财政危机的延边队不幸降级,7年的甲A征战记录戛然而止,随后俱乐部将一队和甲B参赛资格转卖给浙江绿城,当时俱乐部迫于财政危机一度想将二队卖给上海的一家企业,但在延边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延边足球的火种得以保留,延边二队还能参加乙级联赛,并在2004年冲甲成功。
此后延边足球便开始了长达15年的中甲联赛征战,但他们并未与中国顶级赛场脱钩,赵铭、朴成、金敬道等延边球员先后入选国字号球员,并加盟中超球队。2015年,本已将入乙级的延边因为陕西五洲的准入资格未过审,幸运地留在中甲联赛,富德集团入主也解决了球队的资金问题,最终延边足球时隔15年后再次杀回顶级联赛。
可惜的是,杀回来的延边富德只是昙花一现,两个赛季之后便再次跌入中甲,又过了两个赛季,他们又成为了中国第一支宣布破产的足球俱乐部。对于延边人来说,降级并非天塌地陷一般的灾难,“不服输”早就融入到延边足球的血液之中,他们能接受延边队不是最优秀的球队,但绝不能接受延边队的“死亡”。所以,从1996年开始,延边屡次陷入到“解散”的危机之中,最困难的时候不但无力支付球员的生活费,甚至连给球员买饮用水的钱都没有,全凭着延边人对足球的热爱,延边队才能屡屡起死回生。
延边队走到这一步,原因很多人都知道——没钱。但中国足球的投资热度也高涨了快10年了,以延边足球的底子,不应该没有金主青睐。特鲁西埃执教深圳时曾与延边队交手,比赛结束后法国人表示:“当我听说延边还有球队时,我笑了,但与他们的比赛结束之后,我改变了想法,如果延边队有恒大的外援,那么他们就是广州恒大。”特鲁西埃的话是否夸张暂且不论,值得肯定的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氛围+扎实的青训基础,这样的球队理论上不会缺少投资人。
(图)高仲勋在比赛中
其实根本原因用中央媒体在亚洲杯期间说的一句话足以概括:职业足球对体制内,那是“降维打击”。1994年以来,延边的“职业化俱乐部”从来都是停留在名义之上。无论是三星集团、现代集团、敖东集团还是富德集团,无论他们的身份是赞助商还是股东,延边当地政府一直不肯放开延边足球的所有权。一个细节足以说明一切,别的俱乐部老总都叫经理,只有延边足球俱乐部的领导叫主任,除了06赛季程鹏辉当过半年总经理,其余都是延边州体育局任命的干部。
历史上,延边队的几次职业化改革没有一次获得成功:06赛季职业投资人程鹏辉试图改革球队,但阻力重重,投资仅持续半年多时间即宣告失败;2013年下半年后,曾有几家企业有意向对延边足球俱乐部进行股份制改造,但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层面的首肯;2015年富德集团获得球队70%的股权,也曾安排专业团队进驻,但在经营管理上,双方多次出现矛盾,也为今日的解散埋下伏笔。例如第二年打中超时,因为一个车证到底发给谁、不发给谁,两个股东都能闹出矛盾来。
其实延边富德本来可以避免破产,富德集团并不想放弃延边足球,由于国家规定保险公司收取的险资不能直接投资足球,无法直接缴清拖欠的2.4亿税款,所以富德集团与延边州政府协商,用险资对延边州的一些项目进行投资,州政府按照相关规定对投资人进行税收返还,返还的税金计入延边富德俱乐部名下,用于缴清拖欠的2.4亿元个税。富德集团在谈判时希望更换俱乐部的法定代表人,俱乐部的法人代表与富德财险是同一人,因为俱乐部拖欠2.4亿元税款的原因,富德财险法人代表被税务部门列入风险预警名单,导致公司连增值税发票都无法正常开具,为了保证主业的正常运转,所以需要更换法人代表。
可是延边的有关部门却以“更换法人代表,富德集团就可能撤出”的理由拒绝了富德集团方面的要求,尽管富德集团解释俱乐部的出资人是法人(富德财险)而不是法人代表,所以更换法人代表根本不影响投资。但延边的有关部门依旧不同意,富德集团为了保证主业正常经营,只能撤资。结果俱乐部法人代表倒是没换,不想撤资的富德集团却撤资了。
延边富德俱乐部宣告破产,并不代表着延边足球的死亡。从足球进入延边地区开始,这项运动就成了延边人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的载体。延边足球的灵魂仍然存在,并非不能重头再来,但球队这些年的成败得失,是到了总结总结的时候了,否则延边这个“足球之乡”,恐怕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叹息之中。
注:由于历史上延边队多次更名,为表述方便,本文一律写为“延边队”
自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