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以一胜一负的成绩结束世预赛最后一个窗口期比赛,最终以7胜5负完成了本届世预赛之旅。打这届世预赛的中国男篮,与往届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从未集齐所有主力队员打比赛,无论是红蓝分队时期杜锋、李楠各自带队,还是红蓝合并后的李楠统一带队,都是这种情况。这也直接导致这段时期的中国男篮暴露最大不足——在CBA联赛表现尚可的本土球员们,一到国际赛场就歇菜,各种不忍直视的表现频出。
李楠在中国男篮打完世预赛之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能持续在高速度、强对抗下发挥水平才是高水平。相信所有看完世预赛比赛的球迷都懂李楠这话绝不是一般的场面话,而是一针见血指出我们不足所在。我们球员通过这次比赛确实冒出一些新人,但如果与同龄的易建联、郭艾伦他们相比还是欠缺很多。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目前这支中国男篮到了国际赛场上除了易建联能保证稳健发挥外,其他球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与联赛相比而言的冰火两重天现象。如果新人出现这种现象也就罢了,很多老球员也各种短路,罚球不进、投篮不进、防守就是靠犯规……逼得李楠、杜锋在场边大喊不要慌、不要有多余动作等等。
不少媒体舆论把这种现象背后的责任归咎于CBA联赛水平不高,对抗强度不够,防守强度不够,要国内篮球职业联赛来背锅。擅先生不否认CBA联赛在这几个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导致球员们一到强度更高、吹罚更严的比赛环境中就开始犯迷糊了,表现水平直线下降,用球迷们的话说就是开始现形了。
但我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球员们自身的一些基本功太薄弱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这需要球员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棒子打不到联赛水平身上。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罚球了,我们男篮小伙子这几年在国际赛场上的罚球真是越来越不敢恭维了,不管是老将主力还是刚冒出来的新人,都在这块表现尴尬,而且还不是偶然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只要对方对抗和防守上一个台阶,我们这边立马罚不进。
平时那么多所谓的高压强训不知到哪里去了,直接对抗中你干不过那些大老粗,或许你要说身体素质等先天条件比不过人家,但罚球时没人跟你对抗,你却还是罚不进,这就有点难以自圆其说了。平时在国内联赛好像人五人六,自我感觉良好,一到了国家队出去打比赛,就被老外虐的连最基本表现都没了,这是值得所有中国篮球人都深思的问题。
本文系擅先生团队(精武工作室)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