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体育 > 中国篮球

江苏篮球为什么会混成今天这个样子

中国篮球      2019-02-20 12:14:57

关于篮球,最初的美好记忆,不是NBA,也不是科比、姚明,而是江苏南钢,还有胡卫东、张成、胡雪峰这批天赋异禀的球员。

江苏黄金一代

看江苏南钢的比赛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了,因为对这支球队的感情太深,想说的话太多,竟不知道从何说起。也罢,不谈情怀了,直奔主题:江苏篮球为什么混成今天这个样子?

一、2005年:总决赛失利 从此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在我看来,这可能是十几年来,争夺最激烈,两队实力最接近的一次CBA总决赛,单纯比较球队阵容,南钢队甚至要比广东宏远还要强一些。比赛最初的进程也是照这个方向发展的:总决赛前两场,两队打了二比二,第五场第四节,距离比赛结束还剩6分钟左右的时间,江苏队打出一波小高潮,将分差拉开到16分,然后,比赛的发展就有点诡异了,本该是控制节奏,将胜利稳稳收入囊中的时候,江苏队某位核心球员竟然开始频繁在外线出手,然后框框打铁,然后广东队打出反击,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虽然过去14年了,但提到这场比赛,忍不住多说几句)

江苏南钢痛失总冠军

有没有打假球,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比赛的失利对整支球队,特别是很多年轻球员的“心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张成、孟达难道不如广东朱芳雨,胡雪峰难道不如上海的刘玮……球队实力处在巅峰的时候,没有一鼓作气拿下总冠军,接下来很可能就是一路下坡。后来,广东队成了八冠王,江苏南钢却“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可能,这就是宿命。

二、2011年:跌落到联赛副班长 江苏龙沦为“江苏娱乐队”

虽然错失总冠军,但江苏国内球员的账面实力,还摆在这里,如果挑选两个不错的外援,整体的实力依然能处在整个CBA的前列。接下来几个赛季,江苏队的成绩虽然没有给人惊喜,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从03-04赛季开始,到10-11赛季,江苏队的最差成绩是第六名,其他几个赛季均保持在联盟前四。

11-12赛季成了另一个分水岭,在赛季初还喊出了“保四争冠”的江苏南钢(毕竟上个赛季还进了前四),战绩急转直下,最终位列所有球队倒数第一。从CBA前四的球队,到副班长,江苏只用了一年,让国内篮球圈感到惊讶,“江苏娱乐队”的戏称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有人说,那个赛季成绩的不理想是因为唐正东、胡雪峰的伤病,外援选择的失误(里奇戴维斯和加祖里奇),不过回过头来看,球队管理的积弊和内部矛盾确实到了一个要爆发的时候,那个赛季战绩如此之差,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清理之中。

曾经的三届MVP唐正东

接下来,江苏队唐正东、孟达、韩硕、杨力、吴楠,都开始有了转会的想法,其中不少球员还跟俱乐部闹得不可开交,以退役,甚至休赛一年来与俱乐部抗争。

表面上,是俱乐部给予的薪资不能满足球员的要求,或者球员看不到球队的未来,但归根究底还是体制的问题(貌似中国很多问题,都可以用体制问题来解释)。江苏省体育局的行政管控和俱乐部的职业化运营,本来就很难和谐共存,这种职业化的不彻底,很容易造成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通俗的说就是“当官的啥都要管 出钱的做不了主”,加上球队经费紧张,战绩不理想,诸多矛盾也再次集中爆发出来。

其实,早在2010年,南钢俱乐部与江苏省体育局就共同完成了俱乐部的职业化改革,双方约定,江苏省体育局放权,南钢俱乐部拥有对球队的绝对领导权,双方责权分明。但事实上,江苏籍球员的人事关系,依然在体育局,体育局不同意,你哪也去不了。篮球俱乐部职业化改革,在江苏这个全国经济强省,依然举步维艰。

从此,传统强队江苏南钢也逐渐沦为联盟边缘球队,自己培养多年的球员也各奔东西。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广东、东莞、新疆等俱乐部开始稳定在CBA第一梯队。

三、2015年:告别南钢时代 江苏肯帝亚接手江苏男篮

2015年,南钢集团与肯帝亚集团达成转让协议,肯帝亚集团正式接手江苏男篮。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众多非江苏籍球员的引入,体育局对俱乐部的干预越来越少,江苏队终于有点职业化俱乐部的样子了。

球衣退役

经历了这么多年没落,江苏队有了开始复苏的迹象。去年,胡雪峰的退役让人伤感,但这也标志这江苏篮球人才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毕竟胡雪峰已经为江苏篮球奉献太多。去年,江苏时隔7个赛季,再次进入季后赛,让很多江苏球迷欢欣鼓舞。可以看到,整支球队的凝聚力和精气神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江苏本土球员流失严重,加上外援的挑选问题,江苏篮球想要重现南钢时期的辉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胡雪峰退役仪式

本赛季,马尚的离开,让江苏队的战绩有了明显的下滑,刚刚徘徊在季后赛的边缘,但球队的整体战斗力保持的还不错。

回顾江苏篮球近20年的职业化征程,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不少:

1、江苏足球的发展曾经远不如篮球,甚至多年在低级别联赛征战,但为何近年来逐渐崛起,成为中超传统强队。不难发现,在舜天时代,江苏足球的职业化程度就比较高,后来“不差钱”的苏宁接手,引入不少大牌外援,还拥有不少国脚级别的本土球员,取得不错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相比之下,江苏篮球的职业化程度还不够,俱乐部的资金实力跟苏宁相比也差距较大。未来,如果有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接手江苏篮球,这支球队有可能重现南钢时期的辉煌。

2、其实辽宁、北京的篮球职业化之路也比较坎坷,但近年来,他们在CBA的比赛成绩,要比江苏强太多,甚至拿下了江苏梦寐以求多年的总冠军。特别是辽宁,再向其他俱乐部输出大量篮球人才的同时,自己依然能保留大量优秀的本土球员,譬如郭艾伦、李晓旭、赵继伟、韩德君(非体制内运动员)。

某些时候,体育局确实是阻碍俱乐部职业化的进程的障碍,但在中国高校体育培养还没有全面铺开的今天,梯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还得依靠体育局。

而圈内对于江苏男篮选人体制有一系列不太好的传闻。有人称,想在江苏青年队打上球甚至上调一队,除了球员的自身实力,家长还需向教练以及体育局官员送礼,如此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不少有着职业篮球梦想的少年望而却步。

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唯一的坚守——易立

如何让地方体育局为俱乐部输送更多人才,如何防止篮球人才大量外流,我想这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希望江苏肯帝亚在接下来的CBA比赛中好好发挥,争取打进季后赛,这也是一个许多江苏老球迷最直接的心愿。

(笔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